1)第三十五章 三颗脑袋_农家娇女有点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苏承启带二郎去拜见村里的先生,交了束脩,先生依据苏山的学识给了新的书本。

  线装书有浓浓的墨水味,这是先生亲手编写的教本,苏山如获至宝,怀抱新书回到家中。献宝般递给哥哥看。

  苏重只看不拿,“我手脏就不弄脏你的书了。”

  “大哥说这话生分了,我的书还不是你的书,且不说别的,单凭你性子绝对不会弄坏这书籍。”

  苏山大方打开线装书,欲将书籍放桌子,与大哥一起看。

  苏重连连拦住,“你也不看看是什么地方,随便一个地都能放是吧。”苏重没好气瞪苏山一下,拿起袖子往桌子狠狠擦了擦,擦去灰烬也擦去油污。

  两颗脑袋凑在一起,读上面文段,遇上不懂的字便会停下,兄弟二人互相猜测是什么意思。

  苏灵雨爬上板凳,站在板凳上,趴着桌子,与其他两颗脑袋靠在一起。三颗脑袋靠在一起,研究着书上的文字。三个孩子凑到一起,叽叽咕咕好不快哉。

  古字与她认识的繁体字很大不同,她也算是重新认字。苏重跟苏山认新字,她也去凑热闹,不仅认读,还拿树枝在地上写。

  “这个字是?”

  “‘里仁’是名还是字意?”

  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?”

  “真是这个意思?”

  面对好学的妹妹,知识储备不多的苏山,好些句意解答不出,只得明日去问先生。

  为了不被问住,每次回家前他都会先把句意理解清楚,思前想后将有联系的文段回顾一遍,才敢走进家门。

  多年以后,苏山回忆在东泉村的日子:

  为了证明自己很有天赋,在读书上不敢懈怠,要背诵的文段,当日便能背熟。

  一天,我来到学校,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,流利地背出昨日所学的功课。

  先生听了,连连点头。接着,先生在书上又圈了一段,他念一句,叫我念一句。我会读了,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。

  我读了几遍,就背下来了。可是,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,我一点儿也不懂。

  我壮着胆子站起来,问:“先生,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?请您给我讲讲吧!”

  这一问,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,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。

  先生拿着戒尺,走到我跟前,厉声问道:“你会背了吗?”

  “会背了。”说着,我就把那段书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。

  “孟子曰:非其道,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;如其道,则舜受尧之天下,不以为泰——子以为泰乎。”

  先生收起戒尺,摆摆手让我坐下,说:“我原想,书中的道理,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。现在你们既然想听,我就讲讲吧!”

  “孟子说:如果不合乎道理,那么即使以小竹筐饭食也不应该接受;如果合乎道理,那么即便是舜接受尧的天下,也不应该认为过分—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