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7章 末法时代,所以方士都是假的_大秦逮捕方士,关我炼气士什么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7章末法时代,所以方士都是假的

  扶苏很惶恐。

  大秦的国策乃是严刑峻法,所谓严刑峻法并不是简单的所有罪责从重处罚,而是直接诛心。

  依然是拿弃灰于道举例。弃灰于道者为什么要斩?不是因为行不道德之事的责罚就直接是斩首,而是因为始皇帝喻令,草木灰皆需入田以肥。倘若不照做,就是反对始皇帝。

  你否认你反对始皇帝?那你就拿出证据自证无罪。

  不得不说,这种治国方略,确实极其有威慑力。

  就连公子扶苏每日亦战战兢兢,生怕一时不查,被安上一个反始皇帝的罪名。

  然而,今日却生生被上将军蒙恬栽了一个黑锅过来。

  妄议大秦之寿,明目张胆反对始皇帝“大秦万世”之说?

  上将军,我公子扶苏,亦背不起这个罪名啊!

  扶苏定定地看着蒙恬,而蒙恬虽然满脸歉意,目光却无比坚定。

  叹了一口气,扶苏知道,自己今日躲不过去了。

  倘若不解开上将军蒙恬这个心结,谁知道他会做出何等之事

  倘若他真的冒死向始皇帝上书,自己真能脱开关系吗?

  自己可是军司马,是他的监军!

  上将军有谋反之意,自己为何不曾早报?难道于边关一同戍守多年,一直都没发觉吗?还是有意隐瞒?

  这亦是秦法之理,反贼是天生的,绝不是后天因为环境影响变成的。所以一名反贼没有在还没来得及造反前就被诛杀,乃是他的监督者尸位素餐,需同罪之。

  “上将军,”他无奈地开口,“尔莫非不知,此谶语也?”

  谶语即为预言。方士们好行谶语,每每惊人。

  “公子不信谶语?”蒙恬反问道。

  “吾自然不信!”扶苏毫不犹豫地摇摇头,“谶语者,乃是鸡鸣狗盗之徒,穿凿附会,故作惊人之语,以求简拔而已。”

  “譬如那太公望于渭水之滨垂钓,”他看着蒙恬,“上将军以为,直钩无饵,可能吊上来鱼?”

  “不能!”蒙恬毫不犹豫地回答。

  “吾亦不信阙语,”他继续说道,“然此异人所说,让吾不得不信!”

  “何也?”扶苏心中怒气萌发,目光渐渐变得严厉。

  上将军缘何如此执迷不悟?

  “此次出咸阳,经南阳,至南郡,吾深感天下之不安也!”

  蒙恬脸上露出回忆之色:“八年前,吾提师北上之时,经过齐地。彼时吾军中尚有二十万齐降卒,惴惴不安,哭号着众。”

  “时齐地初降,齐人依旧视吾等秦人为生死仇敌,然吾却从齐人脸上看到释然之意。”

  蒙恬认真地开口:“此大秦铁骑之所以横扫六国也,因天下战乱已有数百年,人心思定!”

  “然此次经过魏地至楚地,吾却发现,魏楚之民,视我秦人如敌寇者尤甚从前!”

  “此,人心思乱也……”

  “胡言乱语!”蒙恬还没说完,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