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011章 卿不负朕,朕亦不负卿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没有几个能跟李对阵之人,李渊选李靖来抵御李,也算是上选。

  “可陛下并不真的信任我。”李靖摇头说,皇帝虽然任他为山南节度使,可却又任刘政会为节度副使,再任李高迁和李思行分任山南东道都兵马使和山南西道都兵马使,这三位,都是当年的太原元谋功臣。

  说到底,太上皇还是不信任他。对太上皇这种做法,李靖有些不屑。疑人不用,用人不疑,既然要用,那就得信,可又用又完全不信,不肯给权,不过是用他李靖之名,他在军中,顶多也只能算是个出谋划策的。

  李靖这些天一直在计算着。

  算来算去,太上皇都必败无疑。

  形势越来越明朗了,虽然上表投入新朝的官将不少,但最重要的那几个人,却没降。两淮的李程咬金,河北的尉迟恭,河东的李绩,关中的秦琼,河套的苏定方,河西的郭孝恪,这些可都是一方名将。

  他们现在奉太子之诏,而拒不接受太上皇的旨意。

  李率淮军西进,其它几人则在地方上镇压复辟党,这局势再明显不过。更别提皇帝还在西域,随时会回来,连太子的东宫,都还没攻下。

  “太上皇必败,理由有三。一,陛下还在。二,东宫太子还在。三,李等皇帝心腹在地方各统一方,无人能夺他们的权。”

  他再次叹气。

  这次宫变与玄武门之变,最致命的差别,就在于上一次玄武门之变,李世民直接把皇帝、太子控制了,进而控制了中枢,挟天子以令天下。

  而这次呢,太上皇选的是趁天子西征难,虽然让人措不及防的夺取了京城,但却没能控制皇帝,甚至连留守监国的太子和留守朝廷中枢等人都没控制住。

  这一开始就注定要输的。

  没能控制皇帝,那么宫变的再顺利,最后也还得与皇帝一决雌雄。何况,连太子和留守中枢都没能第一时间控制,以致让太子出了勤王诏书。

  “再热闹也是一场闹剧。”

  “那你怎么办,儿孙们都在太上皇的手里。”

  李靖也是无奈,他虽名为战神,但在这京城,其实也只是搁浅的蛟龙,“只能走这一趟了,边走边看吧。”太上皇连亲孙子都杀,李靖也不敢硬顶,毕竟自已的儿孙还在太上皇手里。连亲孙都能杀的人,杀起别人的孙子来,肯定不会手软。

  “希望皇帝和李他们早点入京,让这闹剧早点结束。”

  红拂手上停了下来,“要不,我入宫一趟。”

  李靖扭头,在妻子手上拍了拍。

  “我知道你武艺高强,然而太上皇居于深宫之中,身边护卫重重,想行刺他基本没有可能。太冒险了,没有必要。”

  “我可以试一试。”

  “不,我不希望你出事。”李靖拉着妻子的手,把她拉到面前,“答应我,你不会去犯险。”

  红拂看着丈夫那花白的须,最后叹息一声答应了。

  “你也别太担心,我觉得这次的事情会很快结束的。”

  起身,去沐浴更衣,换上官服。

  李靖坐马车前往皇宫,李渊听说李靖领旨,愿意前往山南,非常高兴。

  “卿不负朕,朕亦不负卿。”

  李渊哈哈大笑,“拟诏,赐封李靖为吴郡王,晋司空!”

  “臣谢恩!”

  李靖很平淡的接旨谢恩,心里却没有把这吴郡王的封赏当回事。

  领旨谢恩,陛辞出宫。

  到枢密院拿了调兵令,再到兵部取了兵符,然后直接去了郊外的军营。

  节度副使刘政会和山东都兵马使李思行,山西都兵马使李高迁已经带着一众将领在那里等他了。

  “拜见大帅。”

  李靖下马,对众人点头,“入营升帐。”

  入营升账,见过诸将校后,李靖又让擂鼓点兵。李渊拔了三万兵给他,可当他看到校场上的兵时,心里却只有冷笑。

  老兵不过数千,其余皆是近段时间招募的新兵。几乎算是扫地为兵,什么老弱都招进来了,就算是青壮,也都是没有过训练的农夫、工匠等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