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1219章 外放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度死守不放呢?

  甚至他潜台词是,信度一年才能给朝廷多少税收,有什么必要到那去打仗?占着那地,还要打仗,明显就是亏本。

  何况,朝廷不是已经分封了许多贵族吗。现在就到了贵族们屏藩朝廷的时候了,应当是他们为朝廷守边,怎么还成了朝廷去救封臣,这不是本末倒置吗?

  可惜,没人理会魏征。

  李世民现在一心想超越秦皇汉武,要做千古一帝。如太子所说,大唐疆域再大,也没一寸是多余的。再者说了,封臣守边不假,可遇入侵,若朝廷不出兵,那岂不寒封臣之心?

  封臣守边,守的是第一波,后续还是得朝廷出力的。

  会议结束,李世民特意把李超留下。

  “此次信度,有什么打算?”

  既然都把李超放出去了,肯定不只是想击退戒日军而已的。

  李世民所图不小。

  “臣此去信度,先击退戒日军。然后打算在戒日国东西两边出海口,夺下一两个港口,在那里建立城堡,驻扎兵马。”

  君子报仇,十年不晚。

  但李超可不是那种要等十年的人,他可是仇不隔夜的。夺取东西海口,也是既定计划之一,为海上贸易线增加保护。同时,也是给戒日插两个铁钉,要一步步锁困他们。

  “戒日国实力很强,我大唐虽然兵强马壮,但毕竟太过遥远,无法投入太多兵力。”李世民提醒李超。

  “臣也没想过什么三五年灭戒日国,只是夺取一两个沿海港筑城做据点而已,有水师相助,肯定是能守的住的。有这东西的据点,也能牵制戒日国的军队,为我们北边减轻压力。十年,若有十年时间,戒日国必定被我们锁困衰弱,那时待我大唐在信度经营日久,兵强马壮时,便能举兵进攻了。”

  “看来你心底很清楚形势,朕就放心了。”李世民笑道,“还有什么计划吗?”

  “有!”

  “等信度这边稳定下来,臣准备发兵进攻葱岭一带,把勃律灭了。”

  “灭勃律?”

  勃律,是西域通往西-藏的重要通道,那里后世也被称为小西张。同时西域与阿富汗的重要通道,后世的瓦罕走廊就在这边上。

  印度河的上游,正是在勃律境内。

  在历史上,吐蕃扩张西征,正是先征服了勃律,然后才入侵了大唐的安西四镇。

  “陛下,攻占勃律,往东就是羊同、吐蕃、尼婆罗、拉门、如门、约门。隔大雪山,便是天竺诸国。”

  李超走到一边的地图前,为李世民介绍。

  大唐已经征服了青海吐浑谷,川西和藏北的苏毗也内附臣属。大唐下一步肯定是要征服吐蕃,虽然朝中很多人反对出兵吐蕃,认为那地方毫不值钱。

  但吐蕃虽穷,对大唐的整个战略安全却很重要。

  尤其是大唐经营西域,以及势力达到信度之后,吐蕃就成了卡在中间,并占据着高地的局势,这可是对大唐十分危害。

  不管如何,大唐早晚都要拿下吐蕃,这样不论是对经营西域,还是以后在天竺的扩张,都非常重要。

  这就好比河东河北之间,太行山脉险峻,把两地隔开。朝廷要控制两地,不可能还让太行山有一个独立势力的。

  进攻吐蕃,朝廷可以从青海川西一带出兵,当然也可以从勃律这边出兵,两面夹攻。

  “很好,按你想的去做吧,朝廷会尽量支持你们的。”

  李超想了想,还是道,“殿下似乎有意想去外边走走。”

  李世民有些犹豫。

  “你支持承乾出京吗?”

  “太子年纪也不小了,天天呆在京城估计也是闷了,若他愿意,不如出京走走看看,也多增添一些阅历,对大唐有更多了解。”

  “让朕再考虑一下。”李世民还是没下决心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