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32章 挖墙脚(十连更了!!!)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不是大事,关键是有田有地。

  何况洮州还有张三郎呢,担忧什么。

  不过也有一些人不太舍得离开灞上,若是半年前他们肯定不会犹豫,但现在日子过好了啊。家里有些地,空闲时还可以给张家做工,基本上一家人都能在张家作工,做工赚的钱粮,比种地还多多了。

  算下来,在灞上如今生活很不错了,温饱是不用愁了的。再有一个,张家沟还有一家书院呢,孩子能在这里读书。去了洮州,以后还有工做吗,孩子还有免费的书读吗?

  张家沟如今这么的热闹,繁华的如同一个大市镇。不少的百姓,真的觉得日子很红火有奔头,温饱不愁的生活他们已经非常满足了,孩子还有机会读书,他们还奢求什么呢?

  有些人把这些问题问了出来。

  “我们到了洮州,孩子还有机会读书吗?”

  崔莺莺和老爹站在学校的门口,接受大家的询问。

  “大家希望孩子有机会读书,这是好事。三郎给我的信里说过了,他已经在那边筹建一所书院,书院会比白鹿书院还大,能接收更多的学生。大家过去了,孩子一样有机会读书,而且一样的免收学费。另外,已经在白鹿书院读书的学生,大家也不用担心,可以转学去洮州,也可以继续留在这里上学,张家依然会照顾他们的,视他们如子侄,衣食宿都会包揽。”

  崔莺莺这席话,让许多人又改变了主意,既然洮州也有书院,孩子也有机会读书,那去洮州也不错。

  “去了洮州,真能分到那么多地吗?”

  “这个你们可以问大牛二牛,他们是刚从洮州回来的。”崔莺莺道。

  大牛站到前面来,还有点紧张。

  二牛倒比他好些,大声的道,“洮州很好的,河流很多,好多平坦的地,有不少还是能够直接水浇的好地呢。但那边人很少,本来有几万人口的,但上次打仗,好多本来内附的羌人又叛归吐谷浑了,也有一些百姓被掳了,现在那里地广人稀。听三郎说,洮州城的土地若开垦起来,足有不下百十万亩,可是那里现在才不过几千户而已。我们去了,有的是土地!”

  “那里危险吗,番人会经常打不过来吗?”

  “放心吧,有三郎在洮州,有六个军府五千多府兵呢,番人没那个胆量。番人其实没那么厉害,上次我们跟三郎押着粮草,半路上遇到三千羌骑呢,结果三郎一招计谋,诱他们入城,结果就来了个关门打狗,直接全歼了他们!”

  这个时候,崔莺莺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。

  “如果大家愿意迁去洮州的,张家愿意买下他们家的田产,甚至是房屋家具等带不走的东西,价格公道。而且,我们会负责组织车马,送大家去洮州。”

  按朝廷的规矩,朝廷所授之田,只有永业田可以继承、售卖。口分田不得出售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