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502章 地主的清晨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。

  她的好助手赵四娘,也在一边拔着算盘。

  一群年青的小姑娘则一个个捧着一本帐本,等着报账。这都是崔莺莺和郑红线她们亲自买来的小姑娘,然后一手挑选其中有计算天赋的姑娘,亲手教导做账算账,现在都成了内院的好助手了。

  郑红线看到李超出来,转头对一个在一边侍候的丫头道,“没看到大帅醒来了,还不快准备茶水毛巾,服侍大帅洗漱。”

  那丫头是专门服侍人的,不像那些小丫头们是当做内院帐户培养的。

  李超走到葡萄架下。

  早上清风凉爽,朝阳透过葡萄藤打下来。

  李超发现,红线居然已经很有几分崔莺莺的风范了,十分干练。

  从石桌上抽起几张报表,李家的报表处处还延续着他以前管家的风格,采用的是表格和阿拉伯数字做成报表,清晰明了。帐本也是复式记账法,有出必有进,一笔笔的都对的上账。

  李记钱庄、李记当铺、李记商行、李记交易所、李记邸店、李记船队、李记车马行、李记酒楼、李记船厂、李记奶粉厂、李记屠宰场、李记毛纺厂、李记皮革厂......

  还有正在筹备之中的李记石炭场,李记铁矿场,李记磨坊......

  李记已经成为了一块响当当的招牌,各个作坊、商铺、场子,能称的上是李记集团了。

  郑红线非常的兴奋。

  原来李家在灞上和洮州各有一块商业根据地,但是现在李家在宁远城的布局投入更大,一开始规模就远超其余两地了。

  “三郎,宁远的交易量非常的大,现在好多商家都托我们帮他们转运钱帛。”

  “这个可以答应他们。我们可以开通宁远、灵州、长安三地之间的汇兑业务,在这三地任意一地,把钱存进我们的钱庄,然后可以在其它两城任意一城取钱。”

  这种汇兑业务,其实在唐中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。

  不过不如后世清朝时那种汇通天下的方便。

  眼下李家的汇兑业务就算开始做,也只能做宁远、灵州、长安这三座城的。这也是因为李家现在主打这条线路,比较方便,有能力承担的起。

  加入的点越多,那这个汇兑就会越难。只有三个城,都比两个城的汇兑要难的多。这得有充足的钱储备量,还得有很强的押运能力。

  好在长安到灵州、宁远之间不远,线路安全。

  李超甚至能借着以后朔方镇的士兵番上的时候,让钱庄的银押运的时候跟着士兵走。去长安,跟着番上的兵。从长安到宁远,跟着从长安回府的兵。

  理论上,只有三地的钱庄里存足够多,那其实并不是需要把每个商家存进去要汇兑的钱都押送走的。

  张三存一万贯到长安李记钱庄,要求一月后到宁远李记钱庄取钱,最普通的办法,是钱庄收下这个业务后,派一支押运队伍,押着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