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614章 卖爵(感谢孤单小星星盟主十万赏!)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会少。二来科举制度还不完善,并不是真正凭本事中举的,一般的地主豪强跟那些垄断学术的士族高门没有竞争力。

  要是朝廷肯弄一个捐粮就授勋的机会给他们,相信还是会有不少人愿意的。

  不过李超不太愿意,朝廷肯定也不太愿意。

  就算是勋,那也得维持住勋的权力才行。如果滥封勋职,最后勋官的特权肯定也难以维持,最后这东西就不值钱了。

  山南东道。

  商州,上洛城。

  商州做为山南东道的西北角,与关中长安紧邻。商州是关中与山南的重要通道,一面是蓝田关,一面是武关。在很多时候,商州,其实是划在关中的。商州的武关,一直都是长安的西南门户,属于关中四塞之一。

  但又由于与关中隔了一座秦岭,使得商州又一直被关中人排斥在外。

  多山少地的地理形势,使得商州一直不算太富裕,不过这里因为处于重要的交通道路上,这里的商贸倒是很发达的。沿着丹水,拥有数个很热闹的商镇。

  其中商州治所上洛城,就交通便利,商业兴盛。

  这里是沟通山南丹水和关中灞水的丹灞道的要点,重要水陆码头。同时从上洛还能向北通往洛南,那里是洛水上游,通往洛阳也很方便。

  正是凭着这种便利,使得上洛虽地狭,但商业繁华,街镇兴旺。

  上洛城里,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,就是各种商会会馆众多,其中又大多是来自关中和洛阳和蜀中的商人们所建的会馆,各种会馆林立。

  还有许多各个行业的会馆,比如船行、车马行、马帮,什么米行、木行等。

  商业发达,会馆众多,连带着城里的货栈、客栈、酒楼、茶铺、饭馆也十分多。

  自不久前,从长安正式传来要在邓州营建新都的消息后,上洛城里的生意更加火爆,不少商铺价格都上涨许多。

  还有不少商人开始在修建商铺。

  邓州与长安相距八百里,而两地之间最便捷的通道就是走商州了,过武关经蓝田,最近最便捷。

  邓州汉京建成后,长安肯定也是做为西京,变为大唐的陪都的,新旧都之间的要道必经之处,以后肯定只会更繁华。

  不过这两天,上洛城里各家茶铺酒楼里,议论更多的还是这个和买粮食一事。

  上洛新丰会馆,这家会馆在上洛城里的数十家会馆里,都算的上是很有排场的。这家会馆以新丰为名,最先就是新丰籍在上洛的商人所建,关中新丰籍的商人筹资建立这家会馆,这些新丰商人,多是做粮食生意的。

  他们从山南运粮,经上洛入关中,常年做此生意,同乡、同行,让他们在异乡更加抱团,以会馆来团结同乡同行,维护他们的共同利益,打击排斥对手,同时也协调业务,应对同行竞争,联络同乡感情。

  会馆还会接纳路过的乡亲、故人,起到照顾乡民联络乡谊之处,这类的会馆,也称为行馆。

  新丰会馆,做为一家实力雄厚的粮行行馆,在这次朝廷粮食和买诏令下达之后,自然是受冲击极大的。

  会馆大厅上首处,一个长的很富态的中原人,气度不凡,但却穿的是普通的白袍。

  白袍,那就是白身,没有丝毫地位。

  在唐初,服饰等级森严,并不许乱用。官员依品级服紫绯绿蓝青袍,皂吏服黑,军士服红,普通的庶民只能服白或者灰褐,至于黄,更不是一般人能用的。

  厅中,一群新丰籍的粮商已经议论了许久,一个个哀声叹气,愤愤不平。

  听着下面人的那些抱怨,甚至越说越过份。

  富态中年男子端起茶杯喝了两口茶,然后放下茶杯,咳了两声。(未完待续。)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