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939章_唐朝好地主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产,朔方道盐灵等州的盐湖采盐承包权,甚至还有河北、辽西、绥远、淮南、江东、岭南等几道沿海边的盐场开采承包权。

  此外,还有朔方、河东的煤、铁矿产承包开采权。

  李直接就在地图上开始标绘,一共有十个盐场,都是早就堪探好了的。煤矿和铁矿,也都是早就堪探好的,共有十几个矿。

  “一百年承包开采权。”

  戴胄看着这些圈起来的地点,在沉思。

  他感觉自己今天有点准备不及,李却明显是早有准备啊。

  总觉得这个买卖看似朝廷很划算,但其实是吃亏的。

  “一百年太久。”

  “戴公,我可是非常有诚意的,我划出来的这些盐场和矿山,可都是还没有开过的。对朝廷来说,那什么都不算,一点损失都没有,就抵消了三百八十万的借款,这还没算上利息呢,加起来四百多万贯呢。”

  “我们拿下这些荒地,还得自己修路开,前期投入那是大数字。总不能我们辛苦的开,刚做两年,朝廷就又收回去坐享其成收利吧?”

  “一百年还是太久了一些。”

  “戴公,我还没说要永久权呢,只是要了一个一百年的承包权而已。其实细算下来,这是一个真正的双赢合作啊。朝廷一来免了四百多万的借贷,二来呢,这些盐场矿山开后,我们又还向朝廷上税的,想一想,一年要新增多少税收?”

  戴胄心里承认,李说的没错。不过换个角度来想,李家也没做亏本的生意啊,谁不知道,灞上李家本来就在盐茶糖酒钢铁这些产业做的极大。

  朝廷对盐控制的极强没错,但实行的还是民制官收商卖的原则。盐是由百姓生产,然后官府收购,再卖给商人销售。

  朝廷组建了专门的盐务公司,还行了盐票,让百姓认购募集资金,又行了盐债。据戴胄所知,李手里可是握着大把的盐务公司的股票和盐债。

  同时,朝廷的盐务公司行盐引,因为缺钱,所以早了许多盐引。如今,这些的盐引,李家手里握的最多。

  因此,现在的李家,其实是大唐最大的盐商。

  而现在李家明显不再只满足于为朝廷销售盐,他们还准备直接生产盐。虽然戴胄觉得,在如今朝廷的盐专卖制度下,盐商产的盐,必须得卖给朝廷,然后统一调度,看不出李家直接掌握盐生产的作用,可是他还是觉得,李此举大有深意。

  而铁与煤矿,就更加重要了。

  李家的冶铁炼钢,拥有的大唐最先进的冶炼技术,单是那一次性能一炉炼出几百斤钢液的本事,就不得了了。而据说,这种炼钢技术,最重要的就是平炉和焦炭。

  平炉据说非常复杂,炉体庞大,还得有蓄热式的火焰炉等等,但关键的还是得以煤炭加工成的焦炭为燃料,不然温度上不去。

  李记的钢铁厂,大大提升了大唐钢

  请收藏:https://m.aishu7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